中国教育观察 教育数字网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观察 > 列表
教育观察
教育评阅

这样的“智慧课堂” 让小学生不喜欢都难

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更没有教科书的“未来教室”,配有智能电子课桌和炫酷体感游戏设备的云学习体验活动中心、可以实现实时直播的云教室……近日,在金阊实验小学的“三乐”智慧课堂公开课上,来自市区多所学校的老师亲身感受了“苏式课堂遇上高科技教学设备”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更没有教科书的“未来教室......

2015年11月30日

在线课程不是简单让学生在线学习

自2013年“慕课”在中国“发迹”以来,在线课程带来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一次高潮,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在线课程或者混合教学课程,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这些在线开放课程纳入学分认定机制,在线课程已经变成了高校教育体制的一部分。 自2013年“慕课”在中国“发迹”以来,在线课程带来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一次......

2015年11月30日

信息化的大学教育

这两年,有些新名词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慕课(mooc)、微课video-clips、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这些概念的出现,给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教育思想变革。 ...

2015年11月27日

浅谈网络教育 “四化”的实现

随着以慕课( 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潮流般的涌入,推动着网络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不断前进和发展,网络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接受,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线教育作为网络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尤其是近两年,以Coursera、Udacity、EdX等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公开课......

2015年11月26日

专家热议: 通过信息化保底线、促公平

“如今,上学难问题得到了缓解,如何提高质量,让孩子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成了时代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动力及重要支持。”近日,在“学习力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作了上述表示。 “如今,上学难问题得到了缓解,如何提高质量,让孩子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成了时代任务......

2015年11月26日

互联共享是教育的方向

2015年11月14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201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近200名代表出席大会。 2015年11月14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201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近200名代表出席大会。机制创新汇聚多方力量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讲到: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教育......

2015年11月26日

有了“云教室” 北京与西藏昌都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昌都地区山高谷深、地广人稀,尤其是很多县乡小学地处偏远,传统的学习交流学习方式耗时费力。“积极推进‘云教室’,发展远程教育,能有效地推进偏远地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个有着浓郁西藏风情的八宝吉祥宝瓶摆在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的桌上,格外显眼。这是在国家开放大学工程中心团队......

2015年11月26日

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经费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要坚持全面依法治教,坚决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坚决维护财政性教育经费体制机制建设的法律权威,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经费保障。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论·教育篇 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经费保障——“新常态”......

2015年11月25日

互联网时代终身教育:上班路上拿起手机听堂课

从线上的各类课堂到开放大学、老年大学自我革新,再到知识类社区、脱口秀的出现,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早已不限于手捧课本,端坐课堂,而是成为了一种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当下,学习者不分年龄、职业,求学不论出于兴趣、还是谋求晋升,总能找到一种方式帮助你终身充电、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购物、出行、音乐、电影&h......

2015年11月25日

中国“慕课”这四年,毕业了吗?

转眼四年过去,“慕课”的课程到达率如何?受教育者能力究竟有多大提升?如何开具受教育证明?如果按学分付费,还有人愿意接受吗?这些问题引发了对“慕课”发展的新思考。 从2010年末到2011年初,国内多家网络媒体推出国外名校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随后中国高校也按下了“慕课(MOOC,大规模......

2015年11月24日

为什么创客活动在美国的中小学那么流行?

创客运动是一项全球范围内的DIY(自己动手做)运动。在这项运动中,参与者驾驭自己的人生,解决他们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分享这个过程。而且这项运动正在学校氛围内蓬勃开展着,因为学生们在参与创客活动的过程中有更加真切的学习体验。 活动的过程中有更加真切的学习体验。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制作东西的目的是用来解决问题或是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之前的这些做......

2015年11月24日

刘延东肯定内蒙古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11月19日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内蒙古联通近年来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要继续加大由企业带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推广,有力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在11月19日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内蒙古联通近年......

2015年11月24日

我国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内涵式发展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数字校园内涵式发展是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核心,也是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可以从哲学、信息化能力发展以及资源整合三个不同层面去界定。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高职院校数字校园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制定,高职院校数字校园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和发展以及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高职院校文化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可以从区......

2015年11月24日

构建创客教育的立体生态

2015年,在创客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就像一个映射的过程,因为创客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科技教师、科技企业、培训机构、新闻媒体都在各取所需,将自己熟悉的工作和创客教育连接起来。 2015年,在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科技教师、科技企业、培训机构、新闻媒体都在各取所需,将自己熟悉的工作和创客教育连接起来,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争议......

2015年11月23日

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智慧后勤”交流会举行

11月20日讯,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智慧后勤”经验交流大会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中小学后勤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宁波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300余名代表参会。 11月20日讯,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智慧后勤”经验交流大会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中小学后勤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宁波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300余......

2015年11月23日

“电视老师”改变乡村教育带师生走进数字数代

2012年底,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将“电视老师”带进了全国6.4万个乡村教学点。一块块荧幕,拼接出一幅幅正在被教育信息化改变的教育图景。 “电视老师”改变乡村教育图景 ——3个乡村教学点与教育信息化的故事早晨8点30分,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诺教学点的王......

2015年11月23日

刘延东: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刘延东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巩固成果 开拓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2015年11月20日

充分发挥信息化“引擎”作用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起点上,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总结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起点上,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总结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为教......

2015年11月20日

高职优质微课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微课已经成为高职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热点,但什么是好的高职微课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交流、专家点评及查阅文献,综合归纳高职优质微课应具备的特征(总体特征、题材和内容特征、结构特征、呈现特征),探究高职优质微课评价指标体系。 在国内,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2015年11月20日

教育信息化的“中国速度”

从2012年9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短短3年多时间,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支撑下,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的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正生动地改变着基层教育生态。 作为教学点上唯一的任课教师,57岁的刘兆明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桃花沟教学点工作的头20年,都没有这3年学到的技能......

2015年11月19日



全面汇总教育各类数字化信息的综合门户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化教育 版权所有

手机端版 | 自适应版

Copyright ©2024 www.idtded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29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