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首尔中心龙山区梨泰院因万圣节活动大规模人群聚集,引发严重踩踏事故,目前已造成156人死亡、多人受伤,其中包含在韩中国留学生。
这一事件也使得留学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学子身在海外,需要熟知各类安全风险,了解有效应对情况的相关措施。牢记安全第一,时刻绷紧留学安全这根弦。
遭遇踩踏如何避险
王吕乔就读于韩国庆熙大学,事故发生那天她和朋友约在梨泰院见面。王吕乔回忆说:“那天晚上人实在太多了。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不少人占据道路跳舞狂欢,吸引大量人群驻足起哄,这使得人流行进速度更加缓慢,人贴人向前挪,我和朋友的汇合时间竟比预期晚了1个小时。梨泰院地铁站1号出口距离事发地较近,那里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我和朋友决定离开。令人后怕的是,我们走后大概仅有10分钟左右,事故就发生了。”王吕乔说。
现场视频显示,踩踏事故发生在梨泰院洞中心汉密尔顿酒店旁一条狭窄的小巷内。小巷不仅狭窄且有坡度,当自上而下的人流遭遇下方地铁站出口横向穿行的人群时,行进速度更加缓慢,进一步增加了拥挤踩踏的风险,最终酿成了悲剧。
中国留学生若在国外面对突发的踩踏事件,该如何保护自己?国际安全教育专家王学军给出建议:“在空间有限、人流密集的场所,如果人群在拥挤,学生感觉有踩踏隐患,首先要考虑尽快离开。在踩踏事故中造成的伤害,主要源于人压人时会使胸腔失去扩张空间,导致挤压性窒息。如果身陷进退不得的密集人群中,要保证脖子和胸腔不被挤压,可以用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放在胸前,手握拳于下巴,在胸前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还可以联合身边的人采用‘人体麦克法’,一起有节奏地呼喊‘后退’,发出警示信号,让更多人后撤疏散,从而预防踩踏事故。”
交通风险不容忽视
留学在外,远离家人,海外学子需要独自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环境。其中,交通出行安全是留学安全中的重要方面,中国留学生常因对当地交通法规、路况不熟悉或危险驾驶行为、不良习惯等原因,使得安全隐患增加,交通事故屡有发生。
近日,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艾尔镇附近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一辆皮卡车与一辆小型面包车相撞,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西安大略大学附属国王学院证实,两名死者均为该校中国学生。学院公告表示,由于本周是假期,学生应该是在外出旅行途中发生了事故。目前,车祸原因仍在调查中。
令人心痛的是,此类事件并非个例。几个月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一处休闲娱乐区就发生了一起越野车翻车事故,造成车上1名中国留学生死亡,另有3名中国留学生受伤。据美国媒体报道,警方判断这4名学生乘坐的车辆可能在上坡时失控,发生倒翻或侧翻。该休闲娱乐区位于美国和墨西哥边境附近,极限越野运动爱好者经常聚集于此,举行沙地竞速活动。此前,这里就曾多次出现事故和险情。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近日,新西兰怀卡托地区发生2起交通安全事故,导致2位中国公民不幸死亡、2人重伤。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遵守交通规则,小心避让过往车辆,切勿酒后驾车或驾车时使用手机。公告同时指出,新西兰当地道路弯曲起伏,部分路段路况不佳,驾驶习惯、交通规则和中国国内差异较大,系右舵靠左行驶,交通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防范社会治安风险
“目前,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矛盾和治安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恶劣,中国留学生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王学军说,“对留学生来说,需要密切关注留学地的国情以及学校、住所周边地区的环境、治安状况等。”
不久前,多名中国留学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租车前往其他城市途中遭遇爆胎。原来,犯罪团伙在加油站将车胎损坏,并一路尾随。爆胎发生后,犯罪团伙假扮警察上前询问,伺机抢劫,在得手后迅速离开。对此,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在高速公路休息区加油、使用卫生间、用餐购物时,务必提高警惕,将个人物品放在车内隐蔽处,时刻关注车辆情况,留意车辆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
此类案件在其他国家也屡有发生。近期,荷兰治安案件频发,中国驻荷兰使馆发布公告,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在机场、火车站、列车上和热点景区等应特别注意防盗防抢,警惕团伙作案,避免注意力被分散而导致财物被盗。游客若租车游玩,在离车时应避免将贵重物品,尤其是电子产品置于车内或后备厢。如遇盗抢等突发事件应及时报警,并注意收集线索信息。
对于如何防范社会治安风险,王学军建议:“要远离相对危险的时间、地点、人群。从时间段来说,夜间比白天危险,尤其是凌晨,这是最危险的时间段;从区域来说,相对不安全的区域包括摄像头并未覆盖的区域、偏僻之处和狭窄封闭的空间等。如遇抢劫,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可以暂时妥协示弱,等到确认自己与犯罪分子已是安全距离后,再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本报记者 周姝芸)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联系。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