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来华留学生:
“学好中文获更多工作机会”
西迪在工作中。
南格丽在医院制氧机房查看。
乔纳森在就职企业门前留影。
数据显示,近年来,数十万非洲学生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了中国文化,拓展了国际视野,得到了更多发展机遇。其中,“中文+职业技能”课程助力非洲国家培养优秀技能人才,让越来越多非洲青年的职业梦想成为现实。
从来华留学生到产品工程师
来自马里、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西迪曾在中国留学多年,所学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如今,他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马里的分公司担任产品工程师。
当被问及如何获得这个职位时,西迪答:“华为在马里很有名,我带着一份简历,到位于巴马科的公司投递,最终凭借在中国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获得了工作机会。”
入职初的半年是实习期。在西迪看来,半年期实习是难得的经历,不仅能学到很多专业知识,还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西迪的中方业务主管介绍,在中国留过学的毕业生主要通过一线扩展业务,帮助公司销售产品和服务,因此“语言能力很重要”。除语言能力以外,该中方主管还坦言,招聘到曾在中国学习技术类专业又懂中文的本土员工也是企业在海外发展的需求。
西迪坦言,在他的工作中,中文的重要性排第一。他告诉笔者,正是会中文和懂技术的双重优势帮助他准确定位本土市场需求,并通过倾听客户声音协助产品经理攻克技术难点,从而帮助公司识别并拓展商业机会。
新年伊始,西迪由中级客户经理升为产品工程师。产品线岗位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快速输出解决方案,虽然“工作难度提高了”,但笔者能感受到西迪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与期待。
中文沟通能力是就业优势
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在语言沟通、对外协调联络方面需要掌握中文的本土人才,这也正是曾在中国留学的本土学生的工作机会。
南格丽是一个赞比亚姑娘,曾在北京工业大学学习中文和生物医学工程,现在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赞比亚的分公司担任翻译。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至2020年承建了中国援赞比亚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项目,南格丽曾做过该项目的志愿者,也承担了部分翻译工作。她踏实肯干,工作细致认真,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主管领导的赏识,遂被推荐至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赞比亚的分公司工作。
“学好中文让我赢得了这个工作机会,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毕业后能在工作中继续使用中文并能发挥在中国留学时学到的专业技能。”南格丽说。
和南格丽一样,来自安哥拉的小伙兰多曾在中国留学,毕业后凭借自己出色的中文能力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成为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安哥拉罗安达炼油厂扩建项目的一名员工,负责对外协调工作。
“我希望将来有机会能继续回中国读研,这样可以在公司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兰多说。
双重优势开启职业之路
2022年夏天,来自赞比亚的乔纳森在北京工业大学获得了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凭借自己掌握的手机应用程序开发的专业技能和中文能力,回国后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
乔纳森现就任职于一家非洲电商平台企业,任客户支持技术专员一职。该企业总部位于肯尼亚,业务已拓展至科特迪瓦、塞内加尔等国。
在中国学习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乔纳森对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快递服务有积极的体验,这也成为他入职公司和开展工作的优势。
“新冠疫情让非洲意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在我就职的企业,我可以发挥专业技术所长,并借鉴在中国体验过的线上购物经验,帮助企业解决软件技术方面的问题,助推零售门店‘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务,这也是企业业务在当地受欢迎的原因。”乔纳森说,“编程颇具挑战性,但能不断提高我的专业技能,这也正是我所看重的。可以说,正是会中文以及留学期间学到的职业技能开启了我的职业发展之路。”
(作者:李怡,系北京工业大学教师)
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联系。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