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要闻 教育数字网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闻 > 列表
两会
文化要闻

为青少年成长营造洁净天空

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治理,展现了有关部门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态度。但类似事件接连发生,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少年健康成长面临的复杂环境。 最近有媒体报道,一款学习软件中藏有大量游戏。无独有偶,贵州某高校也遭遇过涉黄广告。某商家将考试、培训广告贴在教室课桌上,在这些印有高校标识及校训的广告上,赫然印有涉黄广告词。在发现涉黄广告入侵校园之后,高校立即采......

2018年10月22日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通知严肃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

针对近期个别地方和学校不当使用、佩戴红领巾,甚至利用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恶意营销炒作的问题,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关于严肃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的通知》。 针对近期个别地方和学校不当使用、佩戴红领巾,甚至利用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恶意营销炒作的问题,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关于严肃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

2018年10月19日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严肃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的通知

针对近期个别地方和学校不当使用、佩戴红领巾,甚至利用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恶意营销炒作的问题,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关于严肃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的通知》。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严肃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的通知教基函〔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团委、少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

2018年10月19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答记者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

2018年10月18日

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建设健康中国是实现国家实力全面提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全方位全周期维护群众健康需要医学教育变革,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催生医学教育变革,健康领域科技进步孕育医学教育变革。 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计生委、......

2018年10月18日

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经过5年的努力,建立起凸显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批一流法学专业点,教材课程、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政法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政法委,有关部门(单位......

2018年10月18日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

2018年10月18日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出以下意见。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财......

2018年10月18日

教育发展战略地位再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党之大计”,立论高远、视野宏阔、思想深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定位,体现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党的理论和党的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党之大计”,立论高远、视野宏阔、思想深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定位,体现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

2018年10月18日

大学语文应培育人文精神

和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比,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知识性应该弱化,因为大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雅斯贝尔斯其实是指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都应重视人文教育。......

2018年10月18日

区域发展需要一流应用型大学

日前,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用型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

2018年10月18日

让师范教育强筋壮骨是时代所需

近些年来,师范教育和师范院校的发展面临新形势。一方面,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纷纷设置教师教育学院,给师范院校的发展带来新挑战。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要求,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专业。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

2018年10月18日

陈宝生会见德国新任驻华大使葛策

10月1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京会见了德国新任驻华大使葛策。 10月1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京会见了德国新任驻华大使葛策。陈宝生对葛策履新表示祝贺,表示希望中德两国在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各领域教育合作,特别是创新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全新模式,推动中德一流高校合作精准对接。此外,双方还就推进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推动语言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018年10月17日

田学军会见挪威教育研究部国务秘书

10月16日,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会见了来访的挪威教育研究部国务秘书瑞贝卡·博施一行。 10月16日,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会见了来访的挪威教育研究部国务秘书瑞贝卡·博施一行。双方积极评价中挪教育合作取得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学生交流、联合科研、基础教育、校园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共识,以推动中挪教育交流迈上新台阶。 ...

2018年10月17日

引导孩子学习现实中的英雄

现实不是小说,英雄亦不是众人皆知、耀眼四射。在倡导阅读的今天,教育同样需要将孩子引向关注现实世界。因为,无边的世界是他们更广阔的教科书。 孩子们喜欢看魔法奇幻的小说,幻想自己骑上魔法扫帚,有着无边的魔力,一飞上天,无所不能。32年,11680天。王继才守岛卫国的故事比荒岛生存记更加震撼。一朝上岛,一生为国。有多少老师会知道王继才的故事?有......

2018年10月17日

扶“风”而上:乡村教育发展逻辑

乡村,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发源地;乡村教育振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是一场任重道远的托底攻坚战。 乡村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支点之一。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强调“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

2018年10月17日

培养劳动精神无分贫富

劳动教育日益受到各地、各学校重视,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培养劳动精神不分贫富,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幸福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只有努力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最近设立了一个“勤劳奖学金”,这项奖励旨在引导和鼓励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和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一样“晨兴夜寐、俭以养德”,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更全面的自我成长。另据《......

2018年10月17日

发挥教师的道德领导力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学界对师德的持续关注就是一个证明。但在这种关注中,一个重要的维度鲜有提及,即教师的道德领导力。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学界对师德的持续关注就是一个证明。但在这种关注中,一个重要的维度鲜有提及,即教师的道德领导力。师德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作为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道德要求,更在于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道......

2018年10月17日

控辍保学重在源头治理

控辍保学要切实做到“预防为先”。学生辍学并非一时冲动,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能够及早发现苗头,及早制止,控辍保学工作则会事半功倍。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着力补上短板,夯实义务教育这个根基,强化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近年来,在“坚持依法控辍、提高质量控辍、落实扶贫控辍、强化保障控辍”总体要求下,各地控辍保学工作......

2018年10月17日

让教育的阳光普照“苔花”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虽生长于潮湿的角落,但它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读来令人感动,也启人思考立德树人的道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虽生长于潮湿的角落,但它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读来令人感......

2018年10月16日



全面汇总教育各类数字化信息的综合门户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化教育 版权所有

手机端版 | 自适应版

Copyright ©2024 www.idtded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29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