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列表
特稿 观点

数字教科书冲击传统课堂不容忽视

传统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在统一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教,学生学,活动具有稳定性。但是,随着技术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技术已经开始对核心的教学活动产生强大的影响。随着各学校硬件IT设备的逐渐完善和师生对于电子设备的日渐熟悉,数字教科书迅速成为教学新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纸质教材的出版在整个图书出版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数字教科书凭借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素材、新鲜的形式与便捷高效的功能以及符合年轻一代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学习类APP,当对教育怀有敬畏之心

2018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这份被称为“最严学习类APP”监管令出台后,学习类APP使用和监管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整个教育科技产品的推广应用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思路均面临重新定位与调整。媒体集中曝光了一些有害学习类APP的种种乱象:捆绑广告、诱导付费、外链游戏娱乐服务、违规收集学生隐私信息、提供低俗段子营造所谓的“轻松一刻”匪夷所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数字技术带来教育生态变革

编者按近20年,飞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与智能技术,在信息的生成与表达、处理与传播方面空前繁荣,对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着人的认知与思维方式,甚至人类文明。数字技术在带来颠覆性、丰富性新业态的同时,也让我们对技术引导下的转变产生了深入思考。具体到教育领域,数字技术将以何种形态、何种方式、何种节奏影响教育的发展,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探究数字技术如何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8月1日,“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在京举行。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发表讲话。他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深化对智能时代的理解与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教育的进步,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教育和科学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历史。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让人们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今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吴建平:智慧校园的核心支撑平台一定是互联网

在2019全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作了《构筑先进安全的国家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题发言。他指出,IPv6是中国参与全球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互联网的挑战将集中体现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发展上。当前网络空间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功能、新应用,都是以互联网作为最基本的支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些技术都承载在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线上培训不是法外之地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不少家长给孩子选择了时间场地相对灵活,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线上培训机构。然而,这些培训机构的授课内容、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合规?学科类培训人员是否具备合法资质和基本教学能力?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人员、信息安全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近年来,在线教育持续火热。《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在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邬贺铨:要正视5G带来的安全挑战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形势下的安全问题也引起各界关注。7月30日,在2019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5G对安全是把双刃剑。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张旭摄“5G实现了计算跟通信的融合,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网络运维减少了人为的差错,智能化的监控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安全防御水平,但是5G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的能力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也需要正视5G带来的安全挑战。”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未来学校新核心平台的五大特征

近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简称“中心”)在北京召开“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重大创新成果“中幼多维智能学习空间”专家论证报告新闻发布会。会议宣布实施“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重大创新成果测评和论证项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重点聚焦0-18岁儿童发展。未来学校创新实践的关键是需要构建学校新的核心平台,该平台应当具备五个特征:首先,用新一代技术促进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校外线上培训并非“法外之地”

教育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要求校外线上培训内容不得包含淫秽、暴力、恐怖、赌博以及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校外线上培训不得聘任中小学在职教师。今年3月份,教育部负责人表示,对于校外培训“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现象,将比照线下治理政策措施对线上的校外培训予以规范,开展线上线下综合治理,努力把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问题治理好。六部门发布《实施意见》,意味着校外线上培训不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让教室里的“低头族”抬起头

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成长,他们习惯了来自智能手机和流媒体的诱惑,在课堂上无法专心听课。如今,教师们面临不可回避的尴尬局面:是彻底杜绝在教室里使用手机,还是在传统教学中融入科技手段?学生用电脑记笔记还是玩游戏在英国波特兰岛多塞特学校的网络班级教室里,艾米丽举着手腕,回答老师的问题。今年4岁的艾米丽已能熟练地对着智能手表说话,用语音识别软件在网上搜索信息。多塞特学校允许一至六年级的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线上线下一盘棋共治校外培训热

日前,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规范校外线上培训。这是在国家层面颁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实施意见》对线上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方式等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采取“互联网+监管”的新模式,用互联网的方法来解决互联网的问题。这对于破解当前在线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规范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人才培养要跟上新职业发展需求

新职业的涌现,意味着人才生态链的重构,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新课题。密室剧本设计师、宠物训练师、收纳师、无人机驾驶员日前,智联招聘与美团点评、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撰写发布了《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报告》通过分析我国生活服务业新职业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和典型案例,对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进行画像。这些新职业,包括外卖骑手、酒店收益管理师、外卖运营规划师等尚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本质和育人价值

即将铺开执行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从提升全民信息素养的高度重新界定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性质,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性和基础性,提炼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学科大概念,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国经历了“打字排版”、“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编程”几个阶段,关注技能和工具使用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未来教师的角色与素养

[摘要]伴随着未来学生学习方式与教育形态的革命性变革,未来教师的角色将呈现出多样性与专业性的结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航员、学生学习的评估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发展的交流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同时必须具备更高更全面的专业素养,包括研究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信息素养等。由此,教师教育体系、模式与课程、专业标准等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培养能够胜任乃至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未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当教育遇上短视频

当人们谈论教育时,往往会提及一句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规模的67 8%;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6 48亿。数据说明,观看、拍摄短视频已然形成新热潮,成为时下青少年群体的新兴爱好。在这一趋势下,将教育与短视频做加法,正如把青少年的兴趣点栽培到知识的土壤中。目前,仅在抖音平台,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就业替代压力大 高校能跑赢AI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作为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群体,其就业难的问题常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积累、运算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算法的突破,人工智能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摸索,继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之后,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番热潮的技术。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中国,其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均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劳动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专家:科技与教育联手将为未来教育塑形

教室不再是唯一固定的教学场所、很多课程将由机器人老师讲授、教材和教案多了几分科技感基于互联网和AI等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一系列关于未来教育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专家认为,新兴科技的发展必将改变学校的形态和学习模式,科技和教育联手将为未来教育塑形。在日前举行的“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研讨会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新书发布会”上,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提出,在互联网、AI等科技 ...

来源:教育数字化  |  标签:教育资讯  



全面汇总教育各类数字化信息的综合门户服务平台

中国数字化教育 版权所有

手机端版 | 自适应版

Copyright ©2024 www.idtded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29559号-1